非接触式超声波破碎仪通过高频声波(通常20~60kHz)在空气或介质中传播,利用空化效应实现样品破碎,避免探头与样品直接接触,常用于生物、材料等领域的无菌或敏感样品处理。以下是其常见故障、可能原因及解决措施:
一、无超声波输出或能量不足
1. 电源与电路故障
现象:开机后设备无反应,或显示屏不亮、指示灯不闪。
可能原因:
- 电源线接触不良、保险丝熔断或插座电压不稳(需确认输入电压符合设备要求,如220V±10%);
- 主板或驱动电路元件损坏(如电容、晶体管老化)。
解决措施:
- 检查电源线连接,更换保险丝;使用稳压电源测试;
- 联系厂家检修电路,更换损坏元件。
2. 换能器异常
现象:设备运行时无振动感,或超声波指示灯亮但无能量输出。
可能原因:
- 换能器(压电陶瓷元件)老化、裂纹或接线脱落,无法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;
- 换能器与变幅杆(振幅放大部件)连接松动,能量传输中断。
解决措施:
- 拆开设备外壳,检查换能器接线是否牢固,外观有无破损;
- 更换同型号换能器,重新校准变幅杆与探头的耦合(需专业人员操作)。

3. 声波传输效率低
现象:样品破碎效果差,同等条件下处理时间显著延长。
可能原因:
- 非接触式特有的问题:
- 探头(发射端)与样品容器距离过远(通常建议控制在1~3cm,具体依设备说明书),声波衰减严重;
- 探头与样品间有障碍物(如冷凝水、灰尘颗粒),或环境中有气流干扰声波传播;
- 反射板(用于聚焦声波的金属板)表面脏污、变形,导致声波散射。
- 样品容器材质不适(如塑料容器吸收声波,建议用玻璃或不锈钢容器)。
解决措施:
- 调整探头与样品的垂直距离,使用标尺定位;
- 清洁探头和反射板表面(可用无水乙醇擦拭),清除容器外壁冷凝水;
- 关闭通风设备,减少环境气流;更换适配的样品容器。
二、设备异常报警或停机
1. 过热保护启动
现象:运行中设备突然停机,显示屏提示“OVER HEAT”或温度指示灯亮。
可能原因:
- 散热风扇积尘堵塞(如风扇叶片黏附灰尘、纤维),散热效率下降;
- 长时间高功率连续运行(非接触式设备建议间歇工作,如运行30秒停10秒);
- 温控传感器故障,误触发保护。
解决措施:
- 断电后清理风扇及散热孔(可用压缩空气吹除灰尘);
- 降低功率或增加间歇时间,避免过载;
- 更换温控传感器,重新校准温度阈值。
2. 频率偏移或共振异常
现象:设备运行时发出异响(如尖锐啸叫),或振幅明显减弱。
可能原因:
- 超声波频率与换能器固有频率不匹配(多因电路元件参数漂移导致);
- 变幅杆或探头松动、裂纹,导致共振频率改变。
解决措施:
- 使用频率计检测输出频率,调整电路中的调频电阻(需专业人员);
- 紧固变幅杆连接螺栓,更换开裂的探头或变幅杆。
三、机械故障与异响
1. 部件松动或磨损
现象:运行时设备内部发出撞击声或振动异常。
可能原因:
- 变幅杆与换能器连接螺母松动,或探头支架螺丝脱落;
- 风扇轴承磨损,转动时产生异响。
解决措施:
- 停机后检查所有紧固件,重新拧紧;
- 更换风扇轴承或整个风扇组件。
2. 探头位置偏移
现象:非接触式探头(如聚焦式喇叭口)倾斜或移位,导致声波无法准确对准样品。
可能原因:
- 支架调节旋钮未锁紧,或长期振动导致位置变动。
解决措施:
- 重新校准探头位置,使用激光定位器辅助对齐,锁紧调节机构。
四、其他常见问题
1. 样品处理效果不一致
可能原因:
- 样品量波动(非接触式对样品体积敏感,建议容器内液面高度一致);
- 声波聚焦区域偏移,或容器摆放位置偏移。
解决措施:
- 固定样品体积(如使用刻度容器),确保液面在探头正下方;
- 在设备平台上标记样品摆放位置,减少人为误差。
2. 安全联锁故障
现象:打开防护盖后设备仍在运行(正常应自动停机),或关闭盖子后无法启动。
- 可能原因:
- 门控开关(安全联锁装置)接触不良或损坏。
解决措施:
- 检查开关触点是否氧化,用酒精擦拭;更换失效的微动开关。
五、维护与预防建议
1. 定期清洁:
- 每周用软布擦拭探头、反射板及样品舱内壁,清除灰尘和冷凝水;
- 每月清理散热风扇和滤网,避免积尘影响散热。
2. 电气检查:
- 每季度检查电源线、插头是否老化,电路元件有无虚焊(建议由专业电工操作)。
3. 性能校准:
- 每年送厂家或第三方机构校准超声波功率和频率,确保能量输出稳定。
4. 规范操作:
- 避免在无样品时空转设备(可能损坏换能器);
- 非接触式设备需控制探头与样品距离,严禁用手触碰运行中的探头。
安全提示
- 设备内部存在高压电路,故障排查前务必断电并等待电容放电(至少10分钟);
- 超声波可能对人体听力造成损伤,运行时需保持1米以上距离,或佩戴隔音耳罩。
若上述措施无法解决问题,建议联系设备厂家售后,提供故障代码(如有)和运行记录,以便精准维修。